长征的原因

1、蒋介石聘请德国专家制定包围红军的对策。当时的情况已经是敌我悬殊了。2、他在宣传红军思想的同时,摆脱了国民党的围剿,也完成了消伪存真,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。3、西北联合刘志丹不可行。4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。中央红军打了380多场仗,占领了700多个县城。红军牺牲了430多名营级以上干部,平均年龄不到30岁,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几百个团。5、在此期间,它穿越了14个省,穿越了18座山,穿越

长征的原因

1、蒋介石聘请德国专家制定包围红军的对策。当时的情况已经是敌我悬殊了。

2、他在宣传红军思想的同时,摆脱了国民党的围剿,也完成了消伪存真,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。

3、西北联合刘志丹不可行。

4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。中央红军打了380多场仗,占领了700多个县城。红军牺牲了430多名营级以上干部,平均年龄不到30岁,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几百个团。

5、在此期间,它穿越了14个省,穿越了18座山,穿越了24条河,走过了贫瘠的土地,翻过了雪山,行程约25000英里。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,并在陕北与红军成功会师。

6、1936年10月,红二、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,与红一方面军会师。红军三大主力会师,标志着长征的胜利。

延伸阅读

红军长征时有几个方面军

1、红军长征四方面军。

2.第一个是中央红军(后来改名为红军)。1934年10月10日起于江西瑞金等地,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(今吴起县)。行程达到25000英里;

3.第二支是红15军(后并入红一军),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,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平镇。它与陕甘红军会师,合编为红十五军团,行程近万里,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。

4.第三个是红四方面军。1935年5月初,放弃川陕苏区,从张明、中坝、青川、平武出发,西行至闽江一带。1936年10月9日,到达甘肃会宁,参加红军。行程一万多英里;

5.第四个是红二、红六军团(后与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),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,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江泰堡,与红一方面军会师,行程2万余里。

长征精神的内涵

1、肯吃苦,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。

2.勇敢战斗和不可战胜的革命英雄主义。

3、更加注重实事求是,勇于自主创新。

4.善于团结和集体主义。

5.它的主题是“一个不怕苦,一个不怕死”,最显著的特点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。

6.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,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由弱变强的精神力量。

红军哪几方面军参加了长征

红军四个方面军参加了长征。

1.第一个是中央红军(后改名红军),1934年10月10日起于江西瑞金等地,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(今吴起县)。行程达到25000英里;

2.第二支是红15军(后并入红一军),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,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平镇。它与陕甘红军会师,合编为红十五军团,行程近万里,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。

3.第三个是红四方面军。1935年5月初,放弃川陕苏区,从张明、中坝、青川、平武出发,西行至闽江一带。1936年10月9日,到达甘肃会宁,参加红军。行程一万多英里;

4.第四个是红二、红六军团(后与红一军团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军),1935年11月19日起于湖南桑植刘家坪,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江泰堡,与红一军团会师,行程2万余里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6497百科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497333.com/1261.html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